一、数字赋能:构建全天候民意采集网络
1.1 智能平台建设
- 城市大脑+网格化管理:全国已建成2300余个智慧社区平台,通过AI算法分析12345热线数据,实现民生诉求智能分拨。
-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:在雄安新区等试点,通过虚拟仿真预判政策实施效果,2025年累计优化民生政策1700余项。
1.2 新媒体矩阵创新
- 抖音政务号:@中国发布账号粉丝突破2亿,开通民声直通车板块,日均处理留言3.2万条。
- 元宇宙听证会:深圳率先试点虚拟空间政策协商,参与群众较传统模式提升400%。
二、机制创新: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
2.1 三民工作标准化体系
环节 | 2025年进展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民情采集 | 全国建成50万个智能感知终端 | 杭州城市眼系统 |
民意分析 | 省级大数据中心全覆盖 | 广东民情地图平台 |
民智转化 | 建立2000余个专家库 | 北京接诉即办研究院 |
2.2 闭环管理2.0模式
- 五步工作法:采集→分析→决策→反馈→评估
- 民生实事票决制:浙江推行群众点单、政府买单,2025年完成微改造项目8.7万个
三、文化培育: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
3.1 社区营造实践
- 北京朝阳群众2.0:注册志愿者达120万人,通过区块链积分激励参与
- 上海弄堂议事会:保留石库门文化基因,创新弄堂治理委员会制度
3.2 青年参与计划
- 大学生社区主任助理:全国选派5.6万名高校生参与基层治理
- Z世代政策实验室:抖音发起#我给两会捎句话 话题,累计播放量47亿次
结语:让民意成为发展的第一信号
从枫桥经验到数字枫桥,中国群众工作始终与时俱进。2025年,随着《社会治理现代化规划(2025-2035)》实施,三民工作将更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,真正实现民有所呼、政有所应,民有所盼、政有所为。